成都商報記者 張漫
  攝影記者 鮑泰良
  實習生 朱天牧
  90°、135°、180°、190°……梁益建不斷挑戰著新的難度。從2008年以來,一個個脊柱嚴重畸形的患者,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,在梁益建的治療下,找回了挺直腰桿的感覺。
  手術臺上的
  奇跡
  術前不足1米3的患者,術後站起來竟有1米78;強直性脊柱炎14年,患者脊柱彎曲成96°,生活無法自理,三場大手術後已能下地走路……6年來,梁益建主刀的手術超過1000例,難度高、風險大,是許多醫生不願闖的“禁區”,而他成功挑戰不可能,讓眾多“駝背”患者挺直了腰桿。
  手術臺下的
  用心
  為幫經濟困難的患者減輕負擔,梁益建不僅積極聯繫廠家,爭取免費治療器械,還找上身邊的朋友,募集醫療費,連在茶館喝茶時,都會倡議老闆和其他客人捐款。“我身邊有錢的朋友,都被我‘化緣’過了,有的要過幾次了,小氣點的都不願意理我了,”梁益建笑道。
  早上7點,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,梁益建到達辦公室後,打開電腦,再次將病人資料翻出來反覆研究,準備即將進行的手術。儘管他是國內首屈一指的脊柱外科專家,主刀做過的脊柱畸形矯正手術超過1000例,但每場手術前,他都會做好萬全準備,力求盡善盡美。梁益建知道,這關係到一條生命的尊嚴、一個家庭的幸福,容不得任何閃失。
  可以說,他開闢了一個“駝背神話”。有一次,某外省專家看到梁益建的一位患者手術前後的對比照片———從一個不可思議的扭曲角度到能夠正常直立,竟以為是電腦合成。
  挑戰不可能
  不足1.3米的患者 術後1.78米
  2008年,梁益建順利幫脊柱後凸畸形患者伍才林實施了手術,術前不足1.3米的患者,站起來竟然是1.78米的高個子!伍才林的命運被改寫,而梁益建也從患者及家人的欣喜若狂中,找到了自己作為醫生的成就感和使命感。從這一年起,他更加致力於脊柱畸形矯正研究,6年以來,他主刀的手術超過1000例,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在治療後,效果可以用脫胎換骨來形容。
  在1個小時的採訪時間內,梁益建接了8通電話,均是工作事宜。第一通電話,對方與他確定到重慶為一兒童患者做手術的時間,排在6月初;第二通電話,是患者家屬咨詢手術註意事項;期間,他還簽署了兩份病情說明。
  骨科走廊里新貼的一份感謝信,是一位江蘇患者家屬寫的。這個28歲的患者,14年前診斷出患有強直性脊柱炎,家屬帶他走遍了北京、上海數家醫院,均未能控制病情,後發展成雙髖壞死、脊柱彎曲成96°,走路吃力,生活無法自理。今年2月,這家人來到成都找到了梁益建。經過三個月治療、三場大手術,目前,患者已能下地走路,更重要的是,他的腰桿完全直立了起來。
  有人形容,這些“駝背”患者家庭像“追星”一樣追逐著梁益建,他在哪裡,他們就奔到哪裡。他做的手術,難度繫數高、風險太大,被許多醫院醫生稱為“禁區”,因而不願意去闖。但梁益建一次次用實際行動證明,禁區並非是絕對的,他挑戰著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成功的手術,讓一個又一個的患者挺直了腰桿。
  茶館里“募捐”
  他為患者爭取數十萬捐贈
  梁益建沒有因為被病人“追逐”而驕傲。他說,這些病患家庭被經年累月的病痛陰影追逐著,一個患者直不起腰桿,一個家庭的“脊梁”都沉甸甸地負重著。
  “腰桿直立起來,你會發現,一個人的氣質都變了,”梁益建說,經過手術後才發現,原來這些患者都是漂漂亮亮的男孩子、女孩子,或許因為直起腰桿後消化系統等功能的改善,患者的皮膚也會變好,五官也有了變化,這讓他也覺得神奇。一個患者直立起腰桿,一個家庭的命運都產生了變化。他說,就是這股成就感支撐他不斷進取,不斷地勇闖禁區。
  不少患者家庭經濟困難,手術和治療費用對他們來說,也是沉重的負擔。得知後,梁益建總是難以袖手旁觀,積極地聯繫廠家,希望他們為貧困患者提供免費治療器械,還動用自己的人脈關係,希望為病人募集醫療費。
  “我身邊有錢的朋友,都被我‘化緣’過了,有的要過幾次了,小氣點的都不願意理我了,”梁益建笑道。他說,自己空閑時喜歡打太極、喝茶,在經常坐的茶館里,都會翻出手機里的照片給老闆和其他客人看,再講講病人家庭的困境,倡議他們捐款。
  “善款不經過我的手,都是直接捐贈給指定的病人,”梁益建說,這些年來,他為經濟困難的病人家庭募集的費用達到數十萬。
  同一屋檐下
  與兒子幾天碰不到面
  每周2至3台手術,每周抽一天去市三醫院結對幫扶的大邑縣中醫醫院,周末還要開會……梁益建隨時在趕時間,連軸轉。
  “兒子說,無論如何都不當醫生,”談及家庭,他說,自己也為不能多抽時間陪伴妻兒而內疚,但也無可奈何。有時他加夜班,兒子也要上晚自習,一個回家時,一個已經睡了,雖然在同一屋檐下,可有時兩三天都碰不到面。兒子雖然沒有抱怨,但也表示,自己無論如何不會當醫生。
  自己為什麼選擇做醫生?梁益建出生在煤礦工人家庭。小時候,一次煤礦事故讓父親全身多處骨折,病卧床上兩年之後離世。由於得不到良好治療,父親承受了許多痛苦,目睹這一切的梁益建當時就發誓,長大之後一定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。1986年,他大學畢業後從醫,後又經自己努力考取碩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,到美國做訪問學者,至今已經有28年從醫史。
  一名好醫生的標準是什麼?梁益建說,專業醫術和醫療道德,這二者缺一不可。精湛的醫術是為病患解除痛苦的“硬件條件”,同時,還必須有為病人服務的醫療道德,才算得上是合格的醫生。“讀大學時,我給自己立下的目標就是當一名好醫生,28年過去了,現在想想,應該算是做到了吧,”梁益建若有所思地說,旁人都說做醫生辛苦,但想想那些成就感,他就覺得,值得堅持下去。  (原標題:6年 他幫上千駝背患者挺直腰桿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ztr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